更新日期:2007/11/06 04:39
記者: 林上祚/台北報導
歐洲商會昨日發表一年一度的白皮書,「兩岸經貿關係立即正常化」仍位居該會今年十大建議措施中的首位。歐洲商會也憂心指出,在亞洲四小龍中,台灣經濟正面臨六低一高的問題,即經濟(GDP)成長最低、平均國民生產毛額(GNP per capita)最低、新掛牌公司家數最少、資訊與通訊科技產品出口最弱、回流旅客人數最少、以及消費信心最差,但課稅程度是亞洲小龍中「最高」的地區。
歐洲商會理事長薛勒表示,歐洲商會去年提出幾項關鍵議題,都未獲得解決,歐洲商會今年「向前看」,對下一屆新總統提出十大建議,希望下一屆總統不論誰當選,以蒼生為念,不要再「政治凌駕經濟」。
歐洲商會昨日提出的十項建議,包括兩岸經貿關係立即正常化、解除金融業不當管制、建立具競爭力賦稅制度、確保高科技人才人力供應、強化智財權保護與制定有效能源政策減少碳排放量等等。由於歐洲商會過去幾年不斷要求政府解除對大陸商品進口限制,但始終未獲得解決,歐洲商會今年特別要求,兩岸關係「立即」正常化。
薛勒(Ralf Scheller)表示,台灣在全球經濟發展上,原本處於領先地位,但已被韓國趕上,中國、印度與越南也即將超越台灣。
薛勒說,台灣過去幾年有太多大大小小的選舉,政治議題與一般民生議題明顯脫鉤,「台灣國際地位,儘管目前未獲得滿意解決」,但如果兩黨能夠專注在經濟改善,相信台灣地位問題早晚會獲得解決,台灣不能讓經濟議題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成為政治犧牲品。
他指出,台灣不只經濟成長率、國民所得輸給其他三小龍,還有「首次公開發行上市件數」、「觀光客人數」、「資訊產品出口成長率」等指標,皆淨陪末座,嚴重影響歐洲商會會員如高級精品店、金融業在台營運成績,台灣自由貿易港區,也因為無法直航,變得毫無競爭利。台灣在WEF全球競爭力排名持續滑落,輸給韓國,歐洲商會並不意外。
歐洲商會發言人紀維德(Guy Wittich)表示,去年歐洲商會共有34名會員,因為台灣分公司遭裁撤等因素,移到中國大陸,台灣如果在經濟改革上落後其他國家,外商在台灣流失的趨勢可能會持續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